Skip to product information
1 of 2

譚劍

姓司武的都得死 - 2024第17屆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姓司武的都得死 - 2024第17屆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Regular price $23.99 USD
Regular price $24.99 USD Sale price $23.99 USD
Sale Sold out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Style
「2024第17屆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得主
**香港書展「科幻與推理」主題作家 譚劍首部長篇推理力作**
 
必須殺光整支罕見姓氏的理由?
查案、復仇、大家族內的廝殺與鬥爭,
直指傳統儒家宗族制度、時代脈絡的推理小說。
 
  ★收錄剖析式專文後記〈丁權、性、不可深究的祕密〉
  ★文善|推理作家、冬陽|推理評論人——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所有司武家的人都得死,這是客戶的要求。」
  就算再冷僻的姓,一千多年來,人數不會少到哪裡去,你怎能殺光?這次的order未免太強人所難。
 
  「這個『所有』是多少人?」
 
  「司武這個姓氏出自大嶼山西嶼一個圍村,人丁單薄,子孫不多,就算加上外嫁女成員的家人,現在全世界加起來只有五十多個,從四歲到七十八歲。」
 
  「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話,這個行動的規模——」
 
  「司武家每三年舉辦一次家祭,到時所有海外家族成員都會回來香港⋯⋯」
 
  罵人全家死光的髒話很多人都說過,但沒多少人會提出這種要求。 不過,在他們這個行業,只要客人付得起令人滿意的費用,就沒有不合理的要求⋯⋯
 
  故事中每個人都有殺害其他親人的理由,即使主角自己也不例外⋯⋯家宴過後,僅餘的少數生還者,誰是凶手?
 
  圍繞香港特有的「丁權制度」,推理作家譚劍藉由一起大家族的謀殺案,排布了一精彩絕倫的推理故事。查案、復仇、大家族內的廝殺與鬥爭,立體豐盈的角色形象,充滿戲劇張力的情節,《姓司武的都得死》既是對傳統儒家宗族中「家」這一概念的詰問,也是鬥智燒腦、反轉不斷,直指香港社會體制與時代脈絡的查案之旅。
.

目錄

序章
第一部
第一章/宴會前兩星期
第二章/宴會前一星期
第三章/宴會當日
第四章/宴會次日
第五章/宴會兩日後
第六章/宴會五日後
第七章/宴會六日後
第八章/宴會一星期後
第九章/宴會兩星期後
 
第二部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後記/丁權、性、不可深究的祕密
 .
序章
 
阿東不喜歡在墳場裡談生意。從踏進墳場開始,他腳底便生疙瘩。雖然這裡非常僻靜,但四周的墓碑如鋸齒起伏,似乎都在警戒,他們這行不能粗心大意也不容失手,否則,你不是被人做掉,就要送自己上路。
 
這裡是跑馬地墳場,建於十九世紀,為香港開埠早期成立的墳場之一,安葬涵蓋本港自開埠以來的各式人等。
 
開闢殖民地的歐洲士兵的墓碑殘缺不堪。
 
傳教士的墓碑頂上有十字架。
 
明治時代的日本商人和娼妓的墓群裡種了一株株半枯萎的櫻花。
 
清末革命分子的碑上不刻名字。
 
華人富商和議員的墓碑設計講究。
 
二戰時抵抗日軍的英軍墓上有頌讚英勇的銘文。
 
墓園其他住客還有抗英愛國分子、電視和電影的導演和演員,及其他社會精英。
 
這些曾經在殖民地時代登台的人,如今長埋黃土。不管生前擁有哪個身分,但死後只分成兩種:有人拜祭和被人遺忘。
 
阿東每次去的園區都屬於後者,裡面的墓碑都爬滿青苔長滿雜草,沒人打理,功能就只剩下證明逝者曾經存活於世。
 
阿東打從心底認為,被人遺忘不盡是壞事,他們這行被記著才是他媽的大麻煩。
 
在這個陽光燦爛的九月下午,墓園裡沒有一點風,悶熱得能把人蒸乾到只剩下骨頭。
 
他的視線範圍裡除了兩個在樹下乘涼抽煙的清潔工外,就只有頂著陽光向他走來的中介董小姐,跟幾千座墓碑和幾千個鬼魂。即使它們聽到交易內容,也無法道出半點風聲。
 
董小姐年過四十,永遠白衣黑褲,臉容雖然永遠保持肅穆,老實說他覺得她風韻猶存,也是他喜歡的類型。
 
和他空手而來不一樣,她每次來都手持菊花,分贈到不同墓碑。
 
他懷疑董小姐的先人葬在這裡,但從來不過問。如果她要說,就會主動提出,所以他們之間的談話只圍繞生意,連問候對方的閒聊也沒有。
 
他喜歡這種冷漠和抽離帶給他的心境平和,沒有多餘的感情羈絆,否則他和董小姐就算沒糾纏不清,而只是對她單方面的愛慕,也難免會影響和她的合作,影響對她的判斷。
 
和這種長得出眾但背景複雜的女人走在一起,他很有可能無福消受,不得善終。
 
他靜靜看著她。她分完手上的花後才開口直入正題。
 
「所有司武家的人都得死,這是客戶的要求。」
 
阿東沒聽過司武這個姓氏,但對百家姓有點常識。
很多姓氏都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古人的姓和氏分屬兩樣不同的概念。姓從母,是母系社會的產物,所以姬、姒、媯、姚、姜和嬴等上古姓氏都是女字部或有女字。氏從父。後來姓氏才合併,有些是地方名(趙、周),或立功獲皇帝賜姓(李、趙、朱),或姓名取自官職(史、司馬),或因逃避追殺而改變(由譚變覃)。
 
就算再冷僻的姓,一千多年來,人數不會少到哪裡去,你怎能殺光?
 
這次的order未免太強人所難了。
 
阿東沒有把想法表現出來,否則只會顯得自己無能。
 
「這個『所有』是多少人?」
 
「司武這個姓氏出自大嶼山西嶼一個圍村,人丁單薄,子孫不多,就算加上外嫁女成員的家人,現在全世界加起來只有五十多個成員,從四歲到七十八歲。」
 
這人數還比較像樣。
 
「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話,這個行動的規模——」
 
「司武家每三年舉辦一次家祭,到時所有海外家族成員都會回來香港。不過,因為疫情,家祭同春秋二祭都停辦了兩年,只要政府取消入境隔離政策,下次家祭就會在一個月內舉辦。」
 
「家祭表示有宴會,對嗎?」
 
「沒錯,我到時會給你指示。」
 
「那些外嫁女成員的後人並不是姓司武,須要幹掉嗎?」
 
「當然,女成員的孩子也有司武家的基因。」
 
「冚家剷」這句罵人全家死光的髒話他常掛嘴邊,但從沒想過有人會提出這種要求。
 
不過,在他們這個行業,只要客人付得起令人滿意的費用,就沒有不合理的要求。
 
墳場外有車突然響起刺耳警號,引起幾十隻鳥同時從樹上飛起,繞樹鳴叫,像暗示這次行動一定驚天動地。
 
他不是YouTuber,不須要刷流量,愈低調才愈安全,所以希望除了圓滿成功,也可以全身而退。


View full details

Editorial Reviews

"這個故事的設定很有意思;為什麼有人會想要買凶殺死一整群同姓的人?

對這個家族有深仇大恨,而且很有錢的人?

下一個問題是,為何是現在?因為兇手突然變有錢能夠執行計畫?或是所謂的仇恨是最近才發生或是最近才被揭露?又或是因為殺人的絕佳時機最近才出現?

隨著故事進展,當我知道這個「滅族」行動並不完全成功,漏網之魚好幾隻,又會忍不住思考,凶手究竟是生還者的其中一位(或幾位),還是家族外的人?

不管是誰,這個凶手肯定很病態,很扭曲。因為,我實在想不出什麼樣的動機,可以讓人做這種事。

一個外人難窺的大家族,發生了悲劇,每個家族成員都戴著面具,遮遮掩掩,都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這讓我想起錢德勒的經典,《大眠》。

這個作品也的確有著冷硬派偵探辦案的味道,只是偵探這次不是接受委託,而是他自己就是家族的人,不管他承不承認、喜不喜歡,他都被牽扯在裡面。

這個故事也有點像發生在香港的《朱門恩怨》(Dallas),一入豪門深似海,家族成員彼此爭奪,爾諛我詐,整個家族裡,對於女性地位的漠視,都讓我非常有既視感。

不必是儒家文化圈,這樣的舊時代保守思想其實有普世的代表性。

作者譚劍對讀者閱讀感的掌握很好。我在閱讀時產生的疑惑,通常在一到兩章內就會揭露真相或給出更多線索繼續推進,非常爽快。

這種寫法和我印象中的冷硬派寫法不同,冷硬偵探常常是到處晃蕩,真相揭曉時,收線的可能包含了大半本書前的伏筆。

《姓司武的都得死》反而比較像是動作掛帥的懸疑小說寫法,一個伏筆解開,迅速引領到另一個,如此直到終點。

這也是為何這個作品我讀的非常快,閱讀體驗很不一樣,特別是故事的後面三分之一。

非常精彩的故事,推薦給大家。" -- 不藍燈

About the Author

譚劍  自小喜歡說故事。曾擔任程式設計、系統分析、項目管理等講究邏輯和分析的工作,從中悟出條理分明的故事創作技巧。以結合人工智能和香港文化的《人形軟體》獲首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金獎。探討未來科技與七宗罪的《黑夜旋律》入圍「九歌30長篇小說獎」。科幻武俠短篇小說〈斷章〉獲選入《華文文學百年選.香港卷2:小說》。以台南文化為背景的奇幻推理小說《貓語人》系列入選台灣文化部一○七年「年度推薦改編劇本書Top 20」。  獲倪匡科幻獎、可米瑞智百萬電影小說獎、BenQ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等,入圍台北文學獎年金獎助計畫,入選香港書展「科幻及推理文學」年度主題作家。另著有科幻短篇集《免費之城焦慮症》(收錄〈香港科幻小說發展史〉),並整理〈香港推理書目〉。  自2019年起,參與在香港和台灣熱銷的《偵探冰室:香港推理小說合集》系列,篇名統一結合「地名」和「動物名」,以偵探Max深入香港各地區調查案件,涉及少數族裔、公屋文化、社區發展與文化保育等香港元素。首作 〈重慶大廈的非洲雄獅〉由香港劇團「劇場空間」改編成音樂劇。  英國倫敦大學電腦及資訊系統學士,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企管碩士。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國際會員。近年去中學主持講座和寫作班推廣推理和科幻小說,希望把知識和經驗傳授給下一代。  好奇如鯊魚,但有人群恐懼症。喜歡旅行、動物和大自然。與家人和一隻愛撒嬌的狗住在西太平洋一個小島上。  個人網站:www.mysterytam.com

1 of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