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耶.泰維德(Terje Tvedt)
尼羅河:孕育人類文明的偉大河流,承載豐沛地理、歷史、水政治的生命線 The Nile: History’s Greatest River
尼羅河:孕育人類文明的偉大河流,承載豐沛地理、歷史、水政治的生命線 The Nile: History’s Greatest River
Couldn't load pickup availability
Share
世界頂尖河流歷史專家泰維德,對尼羅河進行實地訪查,
從河口逆流遊歷到源頭,看它的水文邏輯如何孕育人類偉大文明——
以「水政治」、「地緣政治」以及「非洲的未來」譜出一條生命線的傳記。
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世界最經典神話的締造溫床,幾千年來,它在大自然和歷史的演變中成為權力鬥爭的主場。
地球上只有尼羅河能在毫無新水加入之下流經漫長的沙漠地帶,十一個國家、五億人口、上千個民族共享著這條河道。尼羅河流域在氣候、地形、動植物及社會形態上十分多元,因此在所有大河中,它的地理條件與社會關係最為複雜。
本書透過尼羅河水文與地理景觀的演變,以不同的關注點和更長的時間視角,詮釋這條長河文明在千年時空中所經歷的故事、神祕事實以及未來可能的走向:
◆尼羅河三角洲的真實面貌
聖經中的故事以及伊斯蘭教,都與尼羅河三角洲有許多關聯?亞歷山大大帝如何選擇建造亞歷山大港的位置?拿破崙遠征埃及掀起了全球的「埃及熱」?
★尋找尼羅河源頭
這是十九世紀最大的地理謎團,亞歷山大、凱撒、拿破崙以及每一世代的人們,對此既迷惑又著迷,前仆後繼前往探查。這個連羅馬軍團都失敗告終、希羅多德花費大把光陰也沒能解開的河流之謎,是否破解了?
◆南蘇丹的沼澤
尼羅河在此地造成的水景地勢導致該地形同封鎖,雖然阻止了羅馬帝國的遠征與其他入侵者,然而河水的特性卻讓當地人民與外界完全沒有交流,儼然與世隔絕,為何當地人沒有對此採取任何行動?
★尼羅河的水壩
西方強權為了建立水壩、控制尼羅河水權,在非洲產生許多衝突;這些大國為何如此看重尼羅河規律但多變的水文特性?他們能從中得到什麼利益?西方強權在殖民時期對非洲只有剝削與掠奪嗎?他們對現今非洲遺留下什麼長遠的影響與結果?
從水文生態學的角度探討,加上造訪當地的寫實遊記,讓古老的過去以全新面貌呈現,
看尼羅河水文如何將遙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連結起來。
地理的數字不只是自然科學的領域,這些數字不僅決定性地歸納出社會發展的框架,還描述了文明發展的主軸,以及社會存在的核心價值。
「可衡量的地理特徵」賦予了尼羅河流域獨有的區域性特點,更造就了沿岸氣候、水利、動植物、灌溉方式、當地生活、社會與國家形態的多樣與複雜。
尼羅河是文化與神祕、浪漫與懷舊的綜合體,本質上更是一個物理實體。想要重建尼羅河歷史,必須展現它「複雜的水系」與「當地居民的生活」是如何相互作用影響、共生共存。唯有從水文學角度去理解,才能明白尼羅河在千年歷史的脈絡中,真實詮釋什麼是活著、什麼是當代的,以及什麼是未來。
本書講述尼羅河這條關乎世界經濟的大命脈,從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金字塔與法老,到政治上由它所引起的鬥爭:凱撒大帝和埃及豔后,歐洲探險家在非洲的種種行徑,考古學家的調查結果,到今日當前政治領導人物等,重建尼羅河歷史。
好評推薦
在這本生動的遊記和文化史中,挪威教授塔利耶.泰維德從尼羅河出口到源頭,展現了尼羅河沿岸的歷史、民俗和地理自然的大量細節……他毫不費力地從歷史角度轉向實地報導,還將尼羅河從古帶到今,包含從肯亞出身的巴拉克.歐巴馬家族、二○一一年小布希支持南蘇丹獨立,到烏干達總統伊迪.阿敏以人肉餵食鱷魚等。——《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
塔利耶.泰維德對這條偉大之河的調查,從遠離埃及前往到上游時,我們開始了解到一些令人期待的神祕事實……對有時間的人來說——也許是在河上進行長途航行時,如果把這本書當成是一本深度研究的手冊,那麼它可以提供非常多的東西。——《旁觀者》(The Spectator)
本書對尼羅河在幾個世紀以來形塑整個非洲的生活方式,進行了廣泛且獨特的探索……本書激發人們的想像力,鼓勵讀者去了解尼羅河沿岸的過去和現在的生活。——《BBC歷史雜誌》(BBC History Magazine)
塔利耶.泰維德是一位引人入勝、特立獨行的導遊,他描繪出河流從文化和農業到帝國和宗教的各種塑造方式。這本書充滿了令人驚訝的曲折和傳奇人物,既是對特定地區的迷人研究,也是對人類與居住的物質世界之間的啟發性觀察。——《BBC History Revealed Magazine》
在這本引人入勝且細緻入微的書中,塔利耶.泰維德邀請讀者加入他的旅程,這既是歷史書,又是遊記,……作者對這個主題的熱愛,在每一頁上都顯而易見。大家會發現這裡有很多樂趣,無論你們是歷史系學生,還是在尋找一本既容易理解又宏偉的書。書中提及的範圍與尼羅河本身一樣廣闊……這是必不可少的好讀物。——《All About History》
作者對非洲命脈的深入了解令人著迷。該書以非凡的眼光關注細節,並將各種風俗類型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萊維森.伍德(Levison Wood),英國探險家、作家與攝影師
.
目錄
二、沙漠與三角洲
三、走向卡納克與尼羅河瀑布
四、努比亞與河流交會處的國家
五、尼羅河濕地與新國家
六、大湖國家
七、內陸海之東
八、走向中非的尼羅河源頭
九、東方水塔
十、旅程的終點


Editorial Reviews
內容節錄
一、旅程開始
羅馬城外的馬賽克鑲嵌畫在羅馬城外約三十五公里處,有一座不起眼的考古博物館;位於博物館的四樓,有一幅以尼羅河為題的馬賽克鑲嵌畫,其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寬近六公尺,高超過四公尺,是從幾個不同的制高點生動地描繪出這條河及其沿岸的生活景象:頂部為非洲意象,底部則重現了地中海的場景。
雖然觀者必須隔著一道保護繩,保持一段距離觀賞這幅馬賽克鑲嵌畫,但還是能看出這幅以石灰漿黏著彩繪石頭所拼成的圖案是何其多彩與清晰。然而,這幅《帕萊斯特里納馬賽克鑲嵌畫》(Palestrina Mosaic)真正的獨特之處,在於河流和生活於河岸旁的人們,是以一種全然現代透視法的方式被描繪出來,彷彿創作者是從飛機上看著尼羅河。事實上,這幅藝術品也是一個極具表現力的史料:它凸顯了這條河從古至今一直是社會的命脈與中心,並闡明了地中海地區擁有一部「以水寫成」的大陸史。
這幅馬賽克鑲嵌畫描繪出尼羅河在沿岸居民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同時也闡述了這條河如何成為歐洲文化和宗教歷史的一部分。它使我們想起了遙遠的過去,當時尼羅河被奉為聖河,由宏偉寺廟中的祭司所祭拜,不僅在埃及境內的沿岸地區,就連在歐洲也是如此。這幅作品的起源來自於從埃及傳播至希臘與羅馬世界的「尼羅河與伊西斯(Isis)崇拜」,這是一種嶄新、獨立的信仰,是一種探討死亡與重生的神祕宗教,其有著壯觀的遊行與儀式,而尼羅河水在其中扮演著核心角色。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擁有著眾多伊西斯雕像。伊西斯是大自然的守護神、主掌生育與豐收的女神,她的左手提著一罐神聖的尼羅河水,這是救贖的重要媒介。兩千年前,信徒們就是提著這種裝有尼羅河水的罐子穿越平原和地中海以北的山谷,說明尼羅河水罐與後來歐洲教堂的領洗池(baptismal font)之間有著深厚的歷史關聯。
About the Author
作者簡介
塔利耶.泰維德(Terje Tvedt)
挪威卑爾根大學地理學教授,曾任挪威奧斯陸大學政治學教授、世界史教授,同時是作家和紀錄片製作人,國際水協會(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前主席。發表過大量關於世界史和水資源、殖民歷史、國際發展等的文章、研究與著作。
知名著作有《英國時代的尼羅河》(The River Nile in the Age of the British,2004年,入圍BRISME中東最佳書籍之一)、《未來的水之旅》(A Journey in the Future of Water,2013年)。編輯過九卷系列歷史書《水史之旅》(History of Water series)。製作三部得獎的電視紀錄片:《水的歷史之旅》(A Journey in the History of Water,在1998年第17屆巴黎國際電影節中獲得世界最佳環境紀錄片一等獎)、《水的未來》(The Future of Water)、《探索尼羅河》(The Nile Quest)。這些紀錄片在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放映,在國家地理、探索頻道、半島電視台、阿拉比亞、紀錄片頻道和Netflix等播放。
.
譯者簡介
劉名揚
美國紐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畢業。曾長年旅居美、日,現專職從事設計及英、日文翻譯工作。譯有《美國海豹特種部隊教你反恐逃生密技100招》、《美國海豹特種部隊教你災難求生密技100招》、《創意思考的祕密在聯想力》、《概念思考模式》、《非暴力抗爭》、《清醒夢療法》、《完全北野武》、《給我搖擺,其餘免談》、《續巷說百物語》、《後巷說百物語》、《圖解資本論》、《圖解心理學》等書。
Product details
-
Publication
日出出版
-
Genre
非虛構作品 | Non-fiction
環境歷史 | Environmental History
文化地理學 | Cultural Geography
政治生態學 | Political Ecology
旅行書寫 | Travel Writing
歷史敘事 | Historical Narrative
-
Author
塔利耶.泰維德(Terje Tvedt)
-
Language
Traditional Chinese 繁體中文
Lexile:
-
Pages
584
-
ISBN-13
978626771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