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product information
1 of 2

少年 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

少年 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

Regular price $24.99 USD
Regular price $28.99 USD Sale price $24.99 USD
Sale Sold out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危城何以救命?不甘心究竟有沒有用?

金馬影展奈派克獎《少年》獨家輯錄成書,

全面還原電影拍攝極秘花絮!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

一名剛被拘捕獲釋的少女YY計畫跳樓死諫

一群曾跟她一同遭拘捕的少年跟社工獲知後

在香港街頭東奔西跑試圖尋找少女


危城救命,尖銳議題卻遇拍攝危機

題材敏感、投資者退出、演員退出、疫情爆發、

國安法通過、拍攝必遇狂風暴雨、香港無法上映……

「不管如何,我一定會完成電影,」導演任俠說:

「不然就辜負了每位演員的付出。」


本書收錄電影劇本、拍攝日誌、導演訪問、演員感言、場景考據

以立體多元形式呈現《少年》熒幕以外、香港以內的精彩內容


——你走吧 。你還有希望,你不要留在這裡!

——我不會走!我們要被拘捕就一起被拘捕,要輸就一起輸,要贏就一起贏,你不是跟我說,你不甘心嗎?

——但是你說不甘心沒有用的!

——你跳下去就有用嗎?香港是不會因為你的死而改變的!


 

「林森、任俠、力行從商業電影中出走,《少年》的製作注定步步維艱,最後是傾盡所有,也只能將陋就簡。我卻只想到,寧拙毋巧,因為,情真。少年懷初心,不老。有伴,就能走進未來。」  陳慧(作家、編劇)

 

「《時代革命》和《少年》都無法在香港上映,台灣都是第一個大規模在院線放映的國家,也代表著我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我們為香港上映,也為著我們自己和民主世界來上映。」  鄭麗君(前文化部長)


「《少年》不止在有限的條件之下盡力做到了最好,也是這幾年最能代表香港社會脈動的電影,肯定會在歷史上記下一筆。」 — 翁煌德(策展人、臉書專頁「無影無蹤」創辦者)


文念中、林昶佐、音地大帝、翁煌德、張吉安、盛浩偉、陳慧、潘源良、鄭麗君、羅冠聰 堅定推薦!(按筆畫順序排列)

目錄 |

推薦序/陳慧

導演的話/任俠、林森

三個去金馬的《少年》導演編劇/匿名

拍攝日誌/陳力行

演員感言

專訪《少年》演員/梁皓兒

場景考/王冠豪

年少無知,知無《少年》/胡戩

《少年》劇本

工作人員名單

.

#一八四一出版

View full details

Editorial Reviews

推薦序

 

少年遊/陳慧

 

  1. 最早遇見的是林森。

 

2007年,伯大尼校園,林森穿著夾趾膠拖,提著菜市場專用的紅色背心膠袋來上課。我心想你也太隨意了吧。相處下來,發現他果然是隨和的人,以致我在社會運動現場看見他的身影,幾疑是錯認。他連述說自己在別人眼中看為激烈的主張時,都是語調溫文的。編劇課上說的,角色層次,林森不是用寫的,他用生活呈現出來;看似漫不經心,事事隨意,對社會公義卻有著極其嚴肅的價值觀與取向、溫文謙和,同時亦是抗爭者。

 

翌年,任俠來了。

 

首先是他的名字,根本就是藝名,誰會為兒子取名「俠」?不怕他闖禍嗎?莫名奇妙就有一股騙子的氣息。後來發現他是班上少有的看很多小說的人,才開始搭理他。交談下來,知道了他的一些背景,原來名字是祖父取的,祖父也真的是人物。他也真的當過街童,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在深圳跳街舞。於是,他既似流氓又像文青就說得通了;就跟他說的故事一樣搭調。

 

大概也是在那一、兩年間認識陳力行。

 

初見力行也是在學院裡,不過他上的是晚間課程。力行來上課的時候,身上還穿著高中的校服。課上有時候會放映三級電影的片段,力行要取得父母簽名的同意書,才能繼續留在教室內觀賞。這名高中生對電影的熱忱令我好奇,很多經典電影他都看過,觀影量比很多電影學院日間部的學生還要豐富,力行話不多,言簡意賅,只說是爸媽對他的影響。

 

又過了一、兩年,同學到茶餐廳取景,茶餐廳就是力行的爸媽在經營。我見到喜愛看電影、也容讓兒子追尋電影夢的茶餐廳老闆與老闆娘;大隱隱於市。

 

那些年,我的學生開了我的眼界。

 

  1. 2011年林森畢業,畢業作品白描深水埗區裡兩個孩子的友誼,一個是南亞裔,另一是新移民。林森自小生活在深水埗,他在那裡長大,學了拍電影之後,他讓小演員在鏡頭裡跑過深水埗的大街小巷,跑上嘉頓麵包的後山,陽光洒在他們身上。作品很林森。

 

第二年任俠也畢業了,拍攝過程很任俠;他帶著同學跑上深圳取景,過程有沒有犯規不好說,作品出來好看就是了。說的是一段真實的經歷,街舞隊被大運會主辦方耍了的故事;年輕人的意志與挫折,痛並漂亮著。

 

二人都以作品回應生活,並叩問了現實與成長。

 

然後聽說力行到英國去了,唸電影。

 

  1. 2014年。

 

七月二日,林森在中環遮打道熬了一個通宵之後,給抬上警車。當天被拘捕的人超過五百。抗爭進入日常,不再只是一小撮人的事情。

 

九月,我在帳篷前重遇很多舊生。其中有任俠,他剃了個光頭,羅漢相,不知者目為兇。

 

一場浩浩蕩蕩的運動,最後以清場作結。

 

  1. 接下來的日子,林森與任俠繼續在導演崗位上,以影像述說我城種種。

 

任俠拍的《螻蟻》在第十一屆鮮浪潮短片大賽中獲最佳導演獎,黑白影像舖陳了一則看似荒誕的極權寓言。

 

林森則陸續拍了港台「獅子山下系列」的《豹》、《黑哥》,劇中角色是不景氣中苦苦經營的回收車場老闆、巴基斯坦裔的青年跟車工、客貨車司機、住在工廈非法劏房裡的人、父與子、父與女(呀,對,林森在2015年已經當了爸爸);都要面對抉擇,都有掙扎。香港人走在大街小巷中都會碰見的人物。

 

至於力行,已經在英國唸完了電影碩士。

 

大家默默前行。

 

  1. 我在2018年移居台灣,十一月的時候,和任俠見了面。他來台北參加金馬創投會議。之前已有好長一段日子沒跟他見上面,見面時並無生分,其時他剛與圈中朋友成立了「香港編劇權益聯盟」,仍是那個很熱血的任俠,我看著,心裡歡喜。

 

四天後,任俠的企劃書獲得了金馬創投會議的百萬首獎。

 

林森也傳來了好消息,在電影公司舉辦的新晉導演計劃中,得到了長片導演合約。

 

力行開始在報上發表影評。

 

明明都在康莊路上邁步向前……

 

  1. 然後,2019年。

 

二百萬人走上街頭,政府出軌,城市失序;香港陷落,一場革命在蘊釀。

 

看著林森、任俠和力行一路走來,《少年》的開拍,放在這三人的行事曆上,是如此不明智又合乎情理。

 

那段日子夜以繼日地看新聞直播,現實一再衝擊著底線,我們不再需要劇情,走在我城大街小巷裡的每個人都是一齣戲。為什麼還要拍電影?為什麼要將滲著血淚的現實放進虛構的框架中?

 

我是這樣相信的:電影是再造現實,明明的虛構,卻能帶來穿透現實的力量。

 

《少年》中救少女的劇情是真的嗎?在真實與虛構之間,電影呈現出來的,是記取城市在革命前夕的一則傳奇。

 

林森、任俠、力行從商業電影中出走,《少年》的製作注定步步維艱,最後是傾盡所有,也只能將陋就簡。我卻只想到,寧拙毋巧,因為,情真。

 

少年懷初心,不老。有伴,就能走進未來。是為序。

About the Author

任俠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學院導演系。師承並曾擔任陳果導演的編劇及副導演。2017年憑短片《螻蟻》獲第十一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最佳導演、第二十三屆IFVA公開組金獎。2018年憑《紙皮婆婆》獲金馬創投百萬首獎,為香港首位獲得此獎的電影導演。2021年憑電影《少年》榮獲金馬影展奈派克獎及提名第58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剪輯。豐美股肥(Phone Made Good Film)及香港編劇權益聯盟(Equal Write Union Hong Kong)發起人。

陳力行

編劇、影評人、DJ(alias:Dan-Neo)。畢業於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電影研究系,其後在華威大學取得電影及電視研究碩士學位。現職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主要教授不同電影史及理論課程。影評文字散見於《信報》、《明報》、《HK01》。2019年開始電影創作,並擔任《少年》的編劇及監製,也是電影組織「豐美股肥」發起人之一。最愛放太空感與電影感並重的House和Techno。

1 of 6